设施农业资讯 2023/11/07
11月4日,2023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的同期活动——设施农业论坛在北京平谷召开。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辛贤、北京市平谷区委书记唐海龙、北京市平谷区副区长李子腾出席了论坛,此次论坛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智能园艺装备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研究员杨其长主持。
论坛现场
我国是设施农业生产的产量大国也是面积大国,设施农业是农民增收重要渠道和乡村振兴重要抓手,提升设施园艺生产能力,并向全产业链的应用和服务发展,需要各领域协作,推动创新共同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喻景权阐释了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喻景权表示,我国蔬菜产业面临转型升级,正在向专业化区域生产、设施化规模生产、优质化高效生产转变,但也存在供应与价格波动频繁、肥水资源利用率低、劳动生产效率低、不可持续生产等问题。同时,喻景权在蔬菜产业“南移西跨”、蔬菜品质升级、土壤地力提升、温室大棚迭代升级、清洁生产技术、戈壁农业发展、植物工厂发展、产学研结合等给出了意见和建议。哈萨克斯坦温室协会主席Kanat Koshman介绍了哈萨克斯坦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Kanat Koshman说,哈萨克斯坦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发展设施农业有着巨大潜力和重要战略意义。利用设施种植明显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也提供多个就业岗位,国家在政策、财政等方面大力支持设施农业发展。同时,国家在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寻找到更多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出口优质农产品。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研究员杨其长以各国的实际案例介绍了“垂直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垂直农业是一种通过在人工构筑的多层立体空间内进行动植物(微生物)工厂化高效生产方式。杨其长说,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垂直农场的发展,如中国、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垂直农场面临如何实现盈利和技术普及的任务下,在无人化技术、提高光效能效、减少能耗成本、品质调控、智慧化管控等方面已取得了进展。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苏州博田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伟以采摘机器人为例,介绍了设施农业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应用。李伟表示,中国鲜食番茄主要依靠人工,人工采摘番茄效率为200-300kg/人/天,人工费用约为300-500元/人/天,其费用约占生产过程成本的50%-70%。采摘工作提质、高效、代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当前现状,博田团队攻克技术难关,搭建技术产品架构,研发出具有视觉伺服、采摘执行、移动底盘、云控平台管控四大核心技术的番茄采摘机器人,并已在多家种植企业中推广应用。中传新侨(北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邱金洪表示,当前中国设施农业种植面积正在稳步增长,并向规模化、产业化、工厂化、控制智能化、作业机械化、学科融合化方向发展,通过多学科技术的融合,实现中国设施农业单位产量和品质的提升。介绍新侨将在平谷实施的项目时,邱金洪说,平谷项目具有五大亮点——综合能源解决方案、专用番茄育种研发、满足周年生产目标、全系统机器人解决方案、国际化运营团队,最终打造出“零碳”高效设施农业园区和“零碳”番茄农产品品牌。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喻景权
哈萨克斯坦温室协会主席Kanat Koshman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研究员杨其长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苏州博田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伟
中传新侨(北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邱金洪
圆桌讨论上,邀请了北京宏福集团董事局主席黄福水,上海华维可控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名礼,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本家,上海斯文森园艺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翊,瑞克斯旺(中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客户经理席超等五位嘉宾,围绕“如何通过设施农业提供更健康更稳定的食物”主题,以多年的实战经验心得和与会代表进行了分享交流。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设施农业分会副秘书长王明媚主持了圆桌讨论。
圆桌讨论现场
会上,北京市平谷区副区长李子腾发表重要讲话,李子腾说,以解决北京及周边区域蔬菜季节性供应缺口和区域性供给结构不平衡问题,建设北京市农业高精尖创新中心为目标,平谷区计划打造“中国·平谷农业中关村高效智能温室”项目,项目采用“揭榜挂帅”的方式,向全球公开征集投资建设实施主体。经过几轮考察和评审,评选出两家企业,计划在明年年初动工,12个月完成从建设到生产运营,项目完成后,将成为具有平谷特色的首都蔬菜供应保障基地样板。
北京市平谷区副区长李子腾
此论坛由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主办,北京慧农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承办。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和企业家,共同探讨设施农业的前沿问题和进展,推动设施农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据悉,线上共达25万余人参与了此次论坛。